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研究  >  正文

答好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吉林答卷

发布日期: 2020-08-13   编辑: 饶明月

在一汽蔚山工厂红旗生产线上,轮胎装配操作正在进行。王雷摄/光明图片

地处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万昌先导区的吉林市宇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南瓜北种”项目,成功种植出木瓜、香蕉等热带作物。董育新摄/光明图片

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丰收景象。董育新摄/光明图片

光明日报】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希望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开创吉林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吉林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困难、风险、挑战,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集中力量补齐“三农”领域短板,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全力答好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吉林答卷。

1 集中力量补短板,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农业是吉林省的最大优势。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省作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吉林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足音铿锵、成绩斐然。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吉林省采取多项措施,持续加大惠农力度,稳步推进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示范推广,实现粮食丰收。2019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达到775.6亿斤,净增量全国第一。全省粮食产量连续7年在700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商品率、调出量及玉米出口量连续多年均居全国前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不可避免影响全球粮食供需平衡,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今年6月,吉林省委召开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集中力量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84549”现代农业发展计划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大工程”。吉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肩负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把蕴藏在农业领域中的巨大品牌增量、价值增量、动能增量进一步挖掘激发出来,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牢更加坚实的“三农”基础。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吉林省率先采用农场网络可视化水稻标准化种植,实现水稻种植、生产及加工的全过程互联网同步展示;依次有序推进“一主四辅”种植项目落地,推行轮作休耕、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一控两减三基本”治理,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保护性耕作达到1850万亩;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等措施加大对农业生态保护力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率达到10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推动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吉林省强化科学技术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联动,积极探索培育家庭农场联盟、合作社联合社,加快推广土地托管、股份合作、实物地租等经营模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构建粮食、畜产品、园艺特产业“三大”精深加工板块,促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实现“农品区”向“旅游区”转变,以技术发展、技术实践、技术联动打造新产业和新业态。

新农村建设全面提质。吉林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抓手,大力培养职业农民,重点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创建50个美丽乡村,1000个AAA级标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打造10万户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扎实推进国家级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村级金融服务站发展到2000多家,农业保险实现主要作物全覆盖,农村土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扎实展开。

2 夺取抗疫和发展双胜利,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吉林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省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坚持投资与消费双向发力,完善科技企业逐级转型培育体系,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41.92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落实“三抓”“三早”促复工复产。面对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挑战,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复工复产是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内在需要。今年2月,吉林省再次吹响“三抓”“三早”动员令,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若干措施》。各级政府争分夺秒主动与受疫情影响的项目对接,采取电话访投资主体、网上“不见面”审批、“云招商”等措施,建立重点企业直接联系机制等新方法,帮助企业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和措施,强化返岗返工人员管理,指导企业做好生产环境消杀,协调解决复工复产实际困难。截至7月,吉林省今年实施的995个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已有714个实现开复工,开复工率达到71.76%。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强化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双马车。吉林省打出一套强投资、促消费的“组合拳”,让投资推力与消费拉力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线下,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分地区、分批次有序开放早市夜市,综合运用缓缴社保金、信贷支持等措施,全力支持门店有序复业,提升人间“烟火气”。线上,大力培育“云经济”,以“红叶之城 魅力蛟河”为主题的市长直播带货、“春播希望、政府来帮”网络直播等畅卖云端。围绕“云经济”,吉林省推行了“一村一品一电商”模式,“第一书记代言”卖货等,谋划代言产品(项目)2097个,销售额超5亿元,带动贫困村集体增收3400余万元。

实施高新企业倍增计划升级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振兴要“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吉林省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下大力气做足高企认定服务的“加减法”,高新企业在吉林省发展有奔头、有保障。2019年,吉林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33户,同比增长89%,新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358户,同比增长92%,总数达到1699户。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盈利企业比重居全国第2位,户均净利润居全国第3位,初步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找准了破解制约老工业基地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3 决战脱贫攻坚,脱贫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是有效防止返贫、促进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吉林省创新产业扶贫载体,推行“6+N+1”扶贫产业保险,筑牢稳定脱贫的根基;对未脱贫人口,安排“滴灌式”资金,将脱贫监测人口、边缘人口全部纳入动态监测,夯实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措施,全部落实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措施,贫困户存量危房全部纳入计划并完成改造任务,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断走深走实,区域贫困瓶颈持续破解,全省13万多名结对帮扶和驻村干部与乡村干部共同奋战在一线。2019年年底,吉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至1006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7%。今年4月,全省15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百姓生活更红火。围绕百姓的衣食住行,吉林省新改建农村公路6864公里,自然屯通硬化路率达97.1%;排查出的10.03万户贫困户存量危房全部完成改造;机井通电工程覆盖农田643.84万亩,惠及178.91万人;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广播电视和通讯达标率达100%;累计投入产业扶贫专项资金超过120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751个。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吉林人民奋发图强,一定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书写好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吉林篇章。

(作者:韩喜平,系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