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吉林省委员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向吉林大学发来感谢信,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推动吉林省脱贫攻坚事业的吉林大学及全体同志致以诚挚敬意和美好祝福。
感谢信中提到,2013年以来,通榆县得到了吉林大学的精心指导和定点帮扶。吉林大学先后选派10人到通榆县挂职或驻村,共帮扶物资和资金1110余万元,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600余人次、扶贫义诊2000余人次。定点帮扶工作为助推通榆县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春风化雨、天道酬勤。吉林大学的浓浓帮扶真情让乡亲们感动不已。
5年来,吉林大学多次开展工作部署、工作推进会议,校领导带头多次赴通榆县实地考察、调研,吉大人用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国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涌现出了许多展现吉大精神的人物和事迹。
扶贫故事三:边昭镇来了扶贫小分队
在吉林大学扶贫工作中,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扶智、扶贫,再扶志,让通榆县边昭镇的贫困群众有了发展产业的劲头。他们就是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崔金虎教授和动物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张明军教授带领的科技特派员小分队。
崔金虎和张明军的研究方向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2017年11月,在省委组织部的指派和学校的推荐下,二人积极地加入到通榆县边昭镇的扶贫队伍中。
小分队对边昭镇10个村落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了当地自然情况和种植、养殖的现状,倾听了农民的声音。在调研过程中,小分队发现农民在新技术的学习、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缺陷,生产的盲目性也很大,且缺少连接农产品和市场的中间环节。于是,小分队提出了“科技扶智,增强造血功能”的扶贫思路。通过走访调查,他们发现农村90后年轻人不愿意束缚于农业生产中,又缺乏就业和创业的平台和机会,这让两位教授有了要对这些年轻人进行指导培训,让他们成为连接农业和市场的纽带,也可实现自身创业的想法。
科技扶贫不仅要为贫困地区“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小分队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技水平。为此,小分队广纳各领域有一线经验的专家,对当地农户进行集中培训和分别指导。此外,小分队还非常重视帮助农民建立以电商为主的营销体系,以青年农民为主要对象,开展了与网络信息时代接轨的培训。
扶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小分队成员都是专业教师,在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又承担了科技扶贫工作。
种植业、养殖业生产作息时间与城里“早8晚5”不同,小分队的工作要与农民保持一致,多数时间需要起早贪黑深入村屯、田间、饲养场、畜舍。“我们经常是早上6点出发去边昭镇,晚上8、9点回来处理学校的工作,第二天一早再出发。”张明军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掩饰不住背后的辛劳。
边昭镇曾经是布氏杆菌病的疫区,张明军和团队成员俞先峰每次前往养殖现场都要进行消毒和物理防护。经过一系列的检疫、隔离、禁牧、舍室建设等工作,现在养殖现场的防疫情况大有好转。
崔金虎根据边昭镇特殊的资源环境,利用自身的学识和资源,协调了省内多个单位马铃薯、花生、高粱、玉米等领域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示范。扶贫工作经费紧张,崔金虎就通过各种不同渠道,甚至自己掏钱,为聘请专家、开展培训工作筹措资金。有一次,在座谈交流会上,农民提出了作物在该年的亩产不如前一年的问题,请崔金虎实地考察。崔金虎二话不说,会后他立刻走进将近零下30度的田地,采集土壤样本,详尽地了解雨水、地温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寻找农民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细致地为农民做好下一步的种植规划和调整。崔金虎患有坐骨神经痛的顽疾,田地里不能进车,大家经常看着他拖着一条腿走在田里。调研一天就要走好几万步,年逾五旬的崔金虎从来不说累,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下去。
自科技特派小分队2017年11月22日进驻边昭镇以来,虽几经辛苦,但也收获了累累硕果。
在种植业科技示范与成果转化方面,崔金虎率领的科研团队建立了优质玉米、谷子、高粱、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展示田;他将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玉米密植高产宜机收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项目中的“吉林玉米密植高产宜机收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中涉及半干旱区的相关研究和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吉林半干旱半湿润区雨养玉米、灌溉梗稻集约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中的“玉米水肥高效利用抗逆丰产增效技术集成”全部技术,在边昭镇的农田里实施,解决了当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养殖业科技示范与成果转化方面,张明军率领的科研团队结合当地各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草食动物优质品种高效扩繁新技术的推广”的项目建议,计划通过解决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努力实现短期目标扩大养殖规模,防控疫病,消除病害,助力农民脱贫;长期目标建立优质绿色环保的养殖基地,为长期致富打下基础。
另外,小分队在从生产到销售各方面对农民展开了有效培训,引入“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联系多家企业参与边昭镇农业生产,建立了一批会生产、懂经营、会营销的农民经理人队伍。
“吉林大学作为一所高水平学府,不仅要推广、示范农业技术,还应该通过扶智的方式,对农业中的根本性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案和途径。”每一个扶贫人都有自己的坚守。“作为党员,接受了扶贫攻坚的任务,就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而且这项任务也代表着吉林大学在农学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我们要在全省同行面前起到模范和表率作用。”科技扶贫,吉大人在路上!
扶贫故事四:驻村第一书记走乡村
孙思文,现任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机关党总支书记。2016年10月15日,根据组织安排,孙思文赴白城市通榆县边昭镇边昭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并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他用两年的时间扎根农村,为边昭村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通榆县边昭镇边昭村位于通榆县南25公里,全村共有1个自然屯7个社,413户,1482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3名,6名党员有致富项目。现有贫困户79户134人,其中,重度贫困户14户19人,全部为政策保障户。
两年来,孙思文千余次走访了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了米、面、食用油,向全村捐赠了近千件冬季衣物。孙思文还积极开展“庭院经济”,调查庭院种植马铃薯的农民户数和面积;统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落实大田种植户数和面积;发展庭院养殖扶贫项目,为156户贫困户发放鸡雏;实施监管贫困户自来水改造工程;实施监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组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监管乡道修建工作;组织创建县内第一家“爱心超市”;帮助贫困户协调医院诊治数10次。在危房改造项目中,涉及到修建期间影响日常生活、个别扩大面积需要投入资金等问题,他都一一调解解决,为贫困户、五保户修建住房,真正做到了为村民谋福利。
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让孙思文改变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孙思文有篮球的特长,在扶贫工作之余,他组建了一个村民篮球俱乐部,丰富了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给村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孙思文不仅和大家一起打篮球,还带着他们赢得全县篮球赛的第二名的好成绩。“这算是健康扶贫吧。”孙思文笑着说。
两年来,孙思文不仅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提高了做好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初,很多贫困户对扶贫工作并不赞同也不理解,在思想认识上“等、靠、要”的问题十分明显,孙思文时常吃闭门羹、也挨过骂。但是现在,通过他的努力,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老人看得起病,孩子念得起书,年底还有了分红,再也不用为贫穷发愁了,大家都争当“五讲四美”模范,越来越勤劳进取、积极向上了。孙思文觉得感到很欣慰。如今,孙思文返回单位继续从事党务工作。“作为一名党员,通过两年扎根农村的扶贫工作,我收获了宝贵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经验;收获了和农民兄弟之间水乳交融的深深情谊。”他说,“能够为扶贫工作贡献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吉林大学报学生记者 曾仪婷 王贺 记者 晓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