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吉林省委员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向吉林大学发来感谢信,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推动吉林省脱贫攻坚事业的吉林大学及全体同志致以诚挚敬意和美好祝福。
感谢信中提到,2013年以来,通榆县得到了吉林大学的精心指导和定点帮扶。吉林大学先后选派10人到通榆县挂职或驻村,共帮扶物资和资金1110余万元,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600余人次、扶贫义诊2000余人次。定点帮扶工作为助推通榆县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春风化雨、天道酬勤。吉林大学的浓浓帮扶真情让乡亲们感动不已。
5年来,吉林大学多次开展工作部署、工作推进会议,校领导带头多次赴通榆县实地考察、调研,吉大人用实际行动为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国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涌现出了许多展现吉大精神的人物和事迹。
扶贫故事之一:我爱这土地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潜心钻研,把科研成果应用到贫困地区,为农业增产增收、治理环保作出了贡献,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和爱戴,他就是化学学院化工与应化系副教授,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在职博士高岩。科研上他主要从事生物质转化技术和建筑节能材料方面的研究。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在农村,早些时候秸秆还能做饲料,现在老百姓养牛、养马的少了,就把地里的秸秆都烧了。我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很浪费,而且焚烧秸秆对环境影响特别大。”家乡的难题也是东北农村近年的普遍现象。2011年,高岩在与导师做油页岩研究时,就想到使用自己研究的技术来处理秸秆,他到镇赉等盐碱地区取来盐碱土,开始在实验室进行小规模种植实验。高岩等人研究的技术既能改良土壤,又能处理秸秆,且处理的全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及不良影响。
2015年,经吉林大学教育工会接洽,高岩作为项目负责人来到通榆县考察洽谈。经过学校同通榆县政府协商,确定高岩的“液化秸秆改良土壤综合利用”项目作为校地协同扶贫重点项目。2016年,学校在进行技术投入的同时划拨扶贫资金40万元为该项目引导资金,委派高岩为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与实施。从此,高岩频繁地往返长春和通榆两地之间,走上了技术助力精准扶贫之路。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高岩最开始到通榆时人生地不熟,项目开展步履维艰。为了解决实验设备的安置问题,高岩跑了通榆12次,一次又一次地与当地的干部、村民进行沟通。经过协商,实验设备安置在通榆县四井子村恒大蛋鸡养殖合作社的厂房中。“说是厂房,实际上是养鸡场堆鸡粪的地方。我的车停在距实验场地大概50米的地方,每次回长春洗过车一周之后还是能闻到鸡粪的味道。”高岩带着学生坚持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实验、测数据,每次去做实验都要到晚上10点以后才能回驻地休息。“有时睡前会感到疲惫和灰心,但第二天早上起来,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还是要洗洗脸,继续去做实验,扶贫的项目还是要做下去!”这是高岩的坚守。
“到现在,我们不但是在鸡粪的环境中工作,而且已经开始把秸秆和鸡粪、猪粪、猪尿等放在一起处理。”高岩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仅利用秸秆进行盐碱土壤改良具有局限性,但把鸡粪、猪粪、猪尿这样的污染源头投入到实验中,却又出现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不顾环境的艰苦,埋头于实验数据之中,高岩的坚持,也影响了他的学生。这也是吉大人的坚守。
扶贫路上有辛酸,更有欣慰。老百姓们发自内心地对高岩等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养鸡场的老板不仅免费为我们提供空间放置实验器材,每次我去他们都非常热情地招呼我们到他们的员工食堂吃饭,遇到什么事情都无条件地帮助我们。”这些朴实的温暖,让高岩备受鼓舞。
2017年3月,“液化秸秆改良土壤综合利用”项目组完成了液化玉米秸秆及玉米芯生产设备的安装及调试。5月,项目在向海乡选取了两个地块开展玉米种植试验。9月,经第三方向海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测产结果表明:使用秸秆液化液对玉米增产明显。从2011年开始着手准备,到2017年初见成果,过去了整整6年。
初见成果后,项目走出了艰难期。省市领导纷纷表示要全力推进该项目,通榆县领导迫切希望推动成果转化进度,准备在通榆县大力推广高岩项目组研究出的秸秆处理模式。吉林大学校领导以及白城市有关领导也深入通榆县调研,专程前往向海乡四井子村看望高岩等项目组成员。领导的关怀、鼓励,使高岩信心倍增。他说:“我们要传承践行黄大年精神,带领村民把项目做好,帮助村民勤劳致富,将智慧和汗水挥洒在通榆这片热土上。”
前段时间有人找到高岩,拿出50万元现金想要买液化秸秆技术。高岩二话不说直接拒绝。他认为,这个技术不仅是学校的无形资产,而且作为扶贫项目,应该把它应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不应该用它来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看到液化秸秆还田,改良盐碱土壤使土地增产明显,高岩心中的满足感不是用金钱所能衡量的。“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把盐碱地改善,这一辈子我就算什么都不做了,到死都心安。”多么质朴的心,多么深厚的感情呀!
高岩从来不觉得这个项目取得的成就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一直在感谢帮助过他的人。“我能够坚持做下来,要感谢咱们学校和工会强有力的支撑。”现在,经校教育工会牵线,高岩等人与白城市政府合作,在通榆县开展校、地、企共建吉林省生物质改良盐碱土壤及现代绿色农业工程研究中心试验基地。试验基地落成后,可实施“百亩盐碱土壤改良及现代绿色农业示范工程”,引领当地农民开展科技种养殖和科技脱贫,实现总书记希望的那样:“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扶贫故事之二:养殖场管家助力农民养牛羊
于银辉,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的教授、系党支部书记,她和她的团队主要从事物联网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吉林大学与通榆县结成帮扶对子后,于银辉就组织了学生亲自下乡去调研,考查当地的情况,了解当地农民真正的需求。
通榆县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严重的盐碱土壤使得农作物常年欠收,粮食作物产量低。但是草场资源比较充足,光照时间长,草原占地比例地位于吉林省首位。于银辉和她的团队走访时发现林海村羊养殖合作社的养殖方式既原始又落后,农民们需要晚上轮流起夜,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去查看羊圈。即便如此,由于羊圈的不牢固,辛辛苦苦喂养的羊,还是常被偷走,这使得当地的一些百姓不愿意养也不敢养羊了。2017年于银辉带着她的团队,从实验室走到了乡村养殖场,走上了科技兴农、精准扶贫的道路。
做项目需要启动资金,于银辉带着自己的想法和学院领导班子商量,经过校工会的讨论,确定于银辉的“养殖场管家”项目成为校地协同扶贫重点项目,并给予了经费支持。
其实,在“养殖场管家”项目进通榆之前,于银辉和她的学生已经在做相关研究了。当时她的一个来自青海农村的学生说自己的父母养羊起夜巡查很辛苦,想做一个智能防盗系统来减轻父母的辛劳。到通榆后,他们发现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于是,于银辉决定把之前研究的成果应用过来,并进一步根据当地的需求进行了科研成果落地的改进和提升。
2017年春节前,于银辉为双岗镇苗恕羊养殖合作社安装了热释电防盗系统,1万2千平方米的羊圈牛舍得到了安全防护,整个冬天,再没有丢过一只羊。但是由于养殖设备落后,产生较多的有害气体,容易发生火灾。于银辉团队又设计了一个可以监控养殖场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数据的系统,通过他们设计的“养殖宝”APP能够使农民及时获取信息和现场画面,完成控制开窗、通风、增湿等一系列操作,以防出现羊群患传染性皮肤病和其他疾病。现在,“养殖场管家”系统已经完成通榆县双岗镇羊养殖合作社及邻近村养殖合作社的先行先试工作。2017-2018年,64户的养殖合作社增收165.7万元。除此之外,于银辉及团队研发的GPS羊群定位模块,可以一分钟对养殖对象进行实时定位、运动量监测和轨迹回放,有利于养殖户随时清楚自己羊群牛群的位置,也有利于监管部门监测与管理草场放牧情况。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险夷,履之者知。”科学的环境监控和管理在林海村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这份成果着实来之不易。
东北初冬就会飘起雪花,到了深冬时节就会滴水成冰。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于银辉带着她的团队也要频繁地往返在800里的扶贫路上。于银辉不时地启发学生,要学以致用,深入中国农村,了解国情民情,不能只坐在实验室。就这样,于银辉带着他们一次次地采集数据、做研究、研发设备,增强了团队每个成员在科技精准扶贫道路上的信心。多少次在羊圈中,在田间地头,在零下20多度的雪地上,他们克服困难,熬过每一个不眠之夜,收获越来越多的坚定与成熟。当他们研发的系统受到村民的认可时,学生们也更多地理解了老师的坚持,体会到吉大人的执著。
今天,于银辉和她团队的扶贫之路也并未停止。前不久养羊的老苗要卖羊,于银辉发现老苗按照自己的经验无法准确判断哪些羊可以卖、哪些羊不能卖,这又是一个新的问题。下一步,于银辉打算在系统中把智能系统加入地秤中,使牛羊在按周期过秤时,自动记录和统计体重信息,这样就可以准确地知道哪些羊可以出栏了。从养羊、看羊到卖羊,科技助力养殖户终于搭上了智能化快车。
每当有人称赞于银辉时,她总是笑笑,“这不是我一个人在扶贫,我的背后有吉大以及通榆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还有我校各交叉学科精英教师团队的指导,更有我们团队成员的坚定信念”。也正是因为有了很多像于银辉这样的吉大人,通榆科技扶贫之路才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
(吉林大学报研究生记者 徐灏 高洁记者 晓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