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风采展示  >  正文

吉林省抗击新冠疫情的“定海神针”

——记第12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获得者、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捷教授

发布日期: 2020-11-04   编辑: 饶明月

编者按:湖北抗击疫情前线的日子里,吉林大学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在同疫魔的殊死较量中,以大无畏的气概,践行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果。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大会上,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中共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委员会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副院长吕国悦、白求恩第二医院副院长秦彦国、白求恩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捷、白求恩第三医院副院长刘天戟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吕国悦、刘天戟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本栏目连续报道他们的感人事迹,凝聚正能量,奋进新时代。

【文/记者 赵家彬】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捷教授,在吉林大学医疗系统是个传奇的名字。说是传奇是因为她在17年前作为吉林省抗击“非典”的救治专家组主要负责人之一作出了突出贡献。17年后的2020年初,当新冠肺炎疫情来临,已经63岁的她再次临危受命,领衔吉林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为吉林省抗击新冠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被人们誉为“定海神针”。张捷由此获得8月19日在京颁发的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特别是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奖。

怀揣崇敬的心情,记者约访了刚刚从北京载誉归来的张捷教授,儒雅端庄略显矮小的第一印象,让人怎么也难与两次驱散疫情的“定海神针”相联系。她语气谦逊,慈爱气息浸入心田。提及北京授奖感受,她兴奋地说,“隆重的颁奖仪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震撼和动容。亲身经历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坚强科学领导的英明。在我有生之年能投身于从抗击非典到新冠肺炎的战役中,用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为国家利益、人民健康贡献力量是我的幸运和骄傲,更为我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回顾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重溯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和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英雄壮举,又把张捷重新带回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难忘经历——从吉林省1月19日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到吉林舒兰6月7日155例病例清零。

临危受命 巾帼老将现“沙场”

2020年年初,当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出现,17年前“非典”的救治经历让张捷敏感的神经紧张起来,几乎就在同时吉林省卫健委成立了吉林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63岁的张捷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全省的领军学科带头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再次受命担任专家组组长。她开始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并向去年博士毕业到武汉中心医院工作的学生了解情况,当得知武汉疫情很严重,医院的医疗物资短缺,她鼓励和嘱咐学生要做好自身防护,还寄去了抗病毒药物、口罩和5000元钱表示慰问。

1月24日除夕当晚九点多,正当人们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庆氛围之时,张捷教授接到吉林省卫健委领导的电话指示:我省第一例确诊病例和吉林市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危急,请她次日清晨带领专家们去吉林市传染病院隔离病房会诊,傍晚在长春市吉林省卫健委远程会诊中心为全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多学科会诊。

张捷放下电话,心想如果要去会诊,首先要掌握病人的情况,新冠肺炎是新发的高传染性的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一般在一周左右会出现急性进展,甚至一天或者几个小时,就会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另外,张捷了解吉林市传染病医院是以诊治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为主,涉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少,缺乏呼吸道传染病治疗与防护经验。想到这些,张捷立即通过省卫健委电话连线吉林市传染病医院的值班主任。值班主任焦急地说:“张老师,幸亏您给我打电话了,我特别着急,这个病人来的时候状态挺好,但现在发烧,呼吸特别困难,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要请省里来会诊。”“第一件事,你得观察他的生命体征,病人体温是多少?他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到什么状态了?”张捷问道。“病人是30岁男性,体质肥胖;现在发热,39度多;血氧(饱和度)来时百分之95,现在不到百分之90。”电话那边回答。张捷意识到,新冠肺炎发病一周正是进展非常迅速的时候,也是抢救的关键时刻,她立即指示:“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说明病人呼吸衰竭在加重;发热伴有呼吸困难,特别是影像学的进展更是佐证,病情危重进展迅速,要立即处理,首先要加用糖皮质激素冲击一下,同时调整抗病毒药物、营养支持治疗,并进行高流量的吸氧,监测生命指征......”张捷对病情判断精准,抢救治疗指导迅速有效。

第二天一早,张捷带领救治专家组火速赶往吉林市传染病医院,当时患者病情已经出现好转。体温下降了,状态也好多了,呼吸困难有了一定缓解。张捷对治疗方案又做了进一步调整和细化。从吉林市返回长春,夜幕降临,张捷和专家们继续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对全省所有患者和各属地的基层医生共同会诊,指导救治和防控。2020年的大年初一对于张捷来说是个不眠之夜......

共筑防线 阻击疫情保平安

就在张捷去吉林市的当天,她接到了吉林省卫健委和白求恩第二医院领导的指示,负责组建吉林省第一批医疗队,火速援助武汉。张捷身先士卒,主动请缨要求参加医疗队,但省政府、卫健委和院里考虑到年龄因素及全省疫情防控的需要,决定调派科里副主任领衔。科里的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共产党员杨俊玲、王珂、高鹏等冲锋在前,全科的医护人员齐上阵,那种舍身忘我、逆行武汉的动人场景至今让张捷记忆犹新,感动不已。

伴随着湖北疫情的发展和吉林省疫情的出现,张捷充分意识到疫情的凶险和肩负阻击吉林省疫情的责任重大。

经过深思熟虑后,张捷认识到吉林省疫情防控的关键是端口必须前移至最前沿的社区基层医院和发热门诊的筛查和甄别,急危重症患者的及时鉴别救治是重中之重。经院领导批准,她将科室人员分为三组完成三大重要任务:第一组选派科室的博士生导师、中青年骨干医生、副主任等大部分中坚力量火线支援武汉;第二组协助省市卫健委主持以呼吸危重症为主的国家级专家组成多学科协作组,进行属地化管理,深入基层一线,直接指导全省的防控和救治工作;第三组所有留守人员实时坚守呼吸重症病房、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筑起全院医疗教学科研阵地的第一道防线。在国家和省市卫健委统一部署下,张捷和专家们一同迅速构建了上至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等领衔的国家高级专家指导组、全国呼吸疾病防治基层联盟、吉林省远程会诊中心,下至隔离病房、基层一线医生的多层次防控救治网络会诊系统,打响了吉林省抗疫阻击战。

随着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的派出,白求恩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留守后方的医护人员急剧减少,全院的医疗会诊和疫情防控对疑似病例发热病人的研判和救治压力非常大,张捷带领留守的医护人员团结一心,共度时艰。3月15日夜里,120救护车送到本院发热门诊一位82岁老人,意识丧失,低血糖休克,处于极度衰竭状态,张捷带领团队即刻在发热门诊组织隔离和抢救,共同奋战了三天三夜,病人终于脱离危险。

通过此战,张捷想到必须建立有特色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同曲丹华护士长和副主任董春玲教授一道,身兼数职带领感染防控的新生力量和呼吸科全体留守医护人员坚守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病房,RICU的呼吸重症青年团队成为全院救治急诊和危重病人的主力军。不但需要完成发热患者筛查、甄别,新冠疑似病例的诊治、抢救和评估,还要把握医院收容患者的筛查第一关口。既要确保正常医疗秩序,又不能错判一个新冠患者,责任重大,她们连续两个多月24小时随时会诊,为抢救病人几天几夜不合眼,共甄别诊治患者2000余人,张捷、曲丹华、董春玲三位女将被誉为坚守白求恩第二医院的“金三角”。

此外,张捷还同专家们主持了300多次省专家组远程会诊,为全省所有病例的确诊研判、诊疗方案的调整、出院标准和愈后康复的质控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吉林省新冠肺炎临床诊断和救治探索了最珍贵的经验,发布了吉林省新冠肺炎研判和救治的专家共识。张捷代表专家组出席了吉林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吉林省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的消息,并为民众解惑答疑;在省委省政府组织的科学防治新冠病毒肺炎工作研讨会上从专业角度论证了“六个坚持”防治新冠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为吉林省的疫情控制出谋划策;经过万众一心,共度时艰的日夜奋战和坚守,吉林省抗击新冠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再征吉林 舒兰病魔云消散

时间进入五月,全国抗击新冠疫情的主战场武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吉林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清零,已无新增病例,市民心理轻松起来,终于可以抛弃漫长的寒冬,脸上的口罩已经去掉,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迎来灿烂的春天。可在5月7日,吉林舒兰市一名公安局女性洗衣工被确定为当地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此后迅速确诊了10多例病例。人们放松的心再次被提起来,一时间吉林疫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

5月9日午夜,已经带队在吉林省战“疫”一线连续指挥、奋战110余天的张捷教授,再次接到省卫健委紧急指示——带队二次驰援吉林市。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和重症医学专家白求恩第二医院刘德新主任,省人民医院王永杰主任,感控专家、白求恩第二医院孙丽萍主任组成“先锋队”,火速连夜出发,次日凌晨两点再次到达吉林市传染病医院,此时,由舒兰市转来的首批13名患者也刚刚到达。她们和吉林市的战友们连夜投入战斗,仔细诊察每一位患者一直会诊至清晨......面对这次疫情的来势迅猛,疫情来源莫测,救治过程更加复杂,张捷带领团队防控和救治端口前移,精准施治。

5月12日、14日两批国家医疗救治和感控专家组陆续赶来并连夜进入隔离病房展开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同时还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吉林市的同道们、医务人员、全体市民积极配合,联防联控医疗救治工作迅速展开。张捷同国家医疗救治和感控专家组专家共同战斗,每天早晚两次查房、会诊,从抢救到康复,零距离与患者接触、交流,对于部分患者出现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平行的情况,他们仔细分析研判,及时调整救治方案。对于危重症患者,采取“一患一策一团队”方式,精细治疗。夜晚回到宿舍,她还坚持睡前视频连线值班医生,随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在专家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下,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专家每次查房,患者都不断感谢党和国家、吉林省卫健委派来的专家。年轻人称张捷为“英雄妈妈”,同道们称她是“主心骨”,一线的医生们称她是“定海神针”。她谦虚地说大家是她的“智囊团”。

从疫情暴发至今,张捷领衔的吉林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对患者高效、有序的救治过程,进一步梳理了吉林市医疗机构对新冠肺炎的整体治疗流程,提高了该市医疗体系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应急能力。尤其是疾控救治的端口前移,对疑难危重的患者多层次、多团队、多学科协作,严防死守,17天疫情迅速被控制,30天43病例清零,实现了零插管、零感染、零死亡的高水准救治纪录。

后记:在历时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记者一直想了解在这场硬仗中,这位63岁的女将身体是否安好,可她却惦记着自己救治过的新冠肺炎患者。她告诉记者,今年国庆节期间,她视频连线了在吉林市救治过的年龄最大、病情最危重同时抢救最成功的患者张奶奶,询问她目前的身体恢复状况,看着老奶奶行走中的健康姿态和矫健的步伐时,张捷高兴地笑了,脸上写满了喜悦和幸福。

当问到疫情过后有着怎样的反思时,张捷说:“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对每一个人灵魂的拷问。”

金秋硕果,盈满枝头。张捷欣慰地看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基层医护人员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人性光辉!63岁的“定海神针”,必将再有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