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风采展示  >  正文

张嘉保:铸造草原“牛魂”,打造中国“牛路”

发布日期: 2020-11-05   编辑: 饶明月

【文/文学院研究生扶贫志愿者 高洁 摄/扶贫工作办公室】广袤无垠的科尔沁大草原上,一群健硕的红牛与蓝天、白云、绿草交相辉映。

它们,1958年“诞生”在吉林省最广阔优渥的草场,1985年拥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中国草原红牛,一年年生长,一代代繁衍,它们已和当地的自然风貌融为一体,成为吉林省特色的红牛品牌,逐渐形成通榆县特有的红牛文化。

他,吉林省乡村振兴专家团副团长、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吉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张嘉保教授,1996年开始草原红牛的研究。20多年的钻坚研微,求索不止,对中国草原红牛的繁育作出重大贡献,成果卓越。

2017年,张嘉保参与吉林大学定点扶贫通榆县工作,从此与通榆县结缘,在红牛产业不知何去何从之时,将他多年的科研成果与当地红牛资源相结合,致力扶贫攻坚。

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铸造草原“牛魂”,打造一条涤故更新、历久弥坚的中国“牛路”,彰显气冲霄汉、浩荡磅礴的华夏“牛气”。不久前,记者作为扶贫志愿者跟随张嘉保教授团队走进通榆牧场,见证了“牛”专家执著“牛”事业,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收获的累累硕果。

牛路:一份情怀,一种坚守

这是一份职业的需要,亦是一种情怀的坚守。二十载的潜心研究,张嘉保在草原红牛的分子标记、胚胎移植和高效快繁等方面积累了丰硕成果。“实际上,我们做畜牧业、做农业研究是一种情怀,因为农业科学研究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但它确实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因为需要,且重要,尽管前路漫漫,道阻且艰,仍然选择去开拓、去探索。张嘉保肉牛团队足迹已遍布全国10个省区,16个贫困县,在吉林省重点扶持西部的白城市和东部的延边州,探索出适合当地的扶贫模式。跨越两个世纪,融入多个省份,张嘉保带领团队如牛一般充满韧性,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特色的红牛发展之路。

在去往吉林省通榆县的汽车上,张嘉保望着窗外的景色,介绍着白城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情况,从传统说到政策,侃侃而谈。讲起这座城,他如数家珍,“通榆这个地方有很久的养牛历史,我们今天去的地方就是通榆的草原红牛主产区。这儿有90多户的养牛户,养牛规模很大,但因为多年没有系统的选育和扩群,导致草原红牛的群体数量不断减少,个体的生产性能也在下降,出现了遗传学上说的退化现象。我们团队想通过最新的现代化繁育手段,把草原红牛进行选育培优,让它生产性能不断提高。打造通榆县的肉牛品牌,为通榆县留下一个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张嘉保对未来的展望和规划振奋人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认为在通榆县扶贫主要是智力扶贫,改变农产固有的传统思想和习惯,让他们掌握新技术,拥有独立生产能力,能够一代代传下去,让农户自己有能力脱贫,避免脱贫再返贫。”脱贫不是终点,不返贫,共同富裕,才是最终的目标。

不光要走“牛路”,还要走得实在,走得长远。通过多年探索,张嘉保团队已经形成三种成熟的扶贫模式,考虑到通榆县的实际情况,张嘉保说:“这里的问题是草原红牛的群体小,又没有大企业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我们选择通过扶持现有的几个养牛企业,让它们提高技术水平,逐步发展为大企业,再通过这些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脱贫。技术成熟后,我们再组织合作社,让农牧民都能进来,把技术推广下去,组织大家一起脱贫,共同富裕。”在张嘉保团队的带领下,扶贫效果日益显著,现已扶持5个养殖企业,带动贫困户90余户脱贫致富,为通榆养殖业争取财政奖金200余万元。

牛魂:俯首甘为孺子牛

与张嘉保教授接触的两天时间,看着他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从这户到那户忙碌的身影,饥一顿饱一顿,深刻地体会到他所说的:“我们科研人员应该是走到生产实践中去,到企业去,从生产实践中去选择课题,不能关起门来,躲在实验室。”在谈及科研的初心和信念时,张嘉保说:“作为一名教师和科研人员,一定要把你的研究成果用在产业上,用在推动行业进步上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我们不能把研究成果锁在抽屉里、放在办公桌上。”走出实验室,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脚踏实地,秉承实干精神,是张嘉保作为科研人的职业操守,更是他为人处事的准则。

张嘉保总是一身黑衣,简单而朴素。两天的行程,在车上才能稍作休息,有时他端坐在座位上闭目养神,一走到红牛旁边,他却总是神采奕奕,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智慧的光芒。一天的工作结束时已是深夜,第二天又起个大早,开始新的走访。衣服的褶皱又多了几层,鞋子还沾着昨日的尘泥,但他一如昨日精力充沛。上午前往边昭村,张嘉保为红牛养殖户张瑞春的红牛做人工授精。结束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他匆匆吃了口饭,还未歇息就赶往下一个养殖点。农户张瑞春情不自禁地感叹:“张教授可是国家级专家,这是个埋汰活儿,脸上、身上常常被溅上牛粪,但他总是自己动手操作一点不嫌弃,真是太敬业了。”张瑞春常常被张嘉保平易近人、兢兢业业、事必躬亲的言行所感动。“我太敬佩他了,他的品德太好了!”这是张瑞春反复重复的一句话,用最淳朴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一位扶贫专家的赞美。在百姓的口中,张嘉保是一个真正扶贫的人,他用言行诠释着“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默数春秋耕耘路。当聊起多年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发生的感人故事时,张嘉保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什么故事,我就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张嘉保不谈自己只谈工作,他欣慰地说:“今天我们看到的第一个养殖点,从20多年前只有两头牛发展到现在拥有500多头牛。用20年时间,发展成一个势头好的企业。还有一个贫困户5年前向牛场赊了3头牛,然后再慢慢地学、一步步发展,这几年已经发展到40多头牛,去年一年收入10万。百姓通过我们的红牛养殖项目,尤其是通过当地的草原红牛项目实现了脱贫。”对于张嘉保来说,多一个扶贫企业的壮大,多一户贫困户的脱贫,多一头红牛的茁壮成长,就是最生动、最感人的故事。在“没有故事”的背后,是一颗“俯首甘为孺子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

牛气:打造红牛种源“中国芯”

智力扶贫是第一步,逐步向智慧牧业进军。张嘉保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主要通过技术推广、技术转化的方式去服务通榆县的红牛产业发展,形成‘吉林大学—企业—贫困户’的智力扶贫模式,将智力扶贫打造为吉林大学扶贫的主要特点。”“将来我们还会做智慧牧业,5G时代下,我们开发一些智能养殖业企业,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如电子工程、计算机应用、农业机械工程等,把多学科综合起来,我们就会研究出自动分栏系统、自动承重系统等成果,促进畜牧业的生产发展,农村的生产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相信吉林省草原红牛的科技化、规模化指日可待。”

保护中国草原红牛种源基因库显得非常重要。过度的开发让很多物种濒临灭绝,草原红牛这些年正面临着品种退化的危机。张嘉保说:“一个好的品种就是一个基因库,保护草原红牛种群和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个道理,我们现在一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打造种源“中国芯”,本土牛国际化,“洋”牛本土化。结合当前市场现状分析,张嘉保认为:“现在我们国家的肉牛产业有两个压力,一个是国外育种集团对我们种源的垄断,另一个是国外产品的进入。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两个问题,就需要保护好我们中国的本土牛种源,通过引进养牛的优秀基因,将‘洋’牛本土化,培育出优于‘洋’牛,更适宜我国环境的红牛种源,打造种源‘中国芯’!”“种源是畜牧业发展的‘芯片’。没有种源,这个产业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要把草原红牛的种源保住,然后,让种源不断地优化提高、发展下去。”张嘉保团队现在所做的就是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种源,发展中国特有的肉牛产业,让中国草原红牛这张“芯片”,走出国门,推向国际。

中国牛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张嘉保说:“草原红牛在通榆县已经是一种红牛文化,它已经深深地扎根于通榆人的骨子里。就像延边的黄牛文化一样,成为一种象征和符号。我们需要这些文化的传承。”通榆县的红牛文化、红牛精神与中国的牛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这些值得我们去挖掘,弘扬草原红牛所蕴含的“中国魂”精神。

面对未来,张嘉保畅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们还要继续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在扶贫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科研力量投入进来,更重要的是把科研成果转化进来,包括育种、繁殖、饲料、营养、育肥、屠宰加工等,实现一体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将科技、农业、畜牧业、经济、文化、旅游等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经济体。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一天的任务结束时已近黄昏,连续奔波,舟车劳顿,车内一片酣睡气息。不经意地发现,张嘉保教授还是那样端坐着,久久地注视着窗外。我们离开的方向,夕阳已将暮色染红,无限渲染,沿着张嘉保教授的目光,仿佛看到在墨蓝的草毯上,一群群红牛在奔跑,雄健、激昂,汇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像烈火一样燃烧着,向穹庐的纵深处无限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