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张宏伟 摄/记者 方卫东 徐立华】坚持走在前列,努力将地缘特色转化为研究优势;打造吉大学派,奋勇攀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峰。9月1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在鼎新大讲堂召开。校党委书记姜治莹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希望全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把文科振兴的使命担当扛起来,提出更多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时代性的理论观点,高质量服务治国理政,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出吉大声音、作出吉大贡献。
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立新出席会议并致辞。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谭方正以视频方式致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刘中树、孙正聿、林沄、王胜今、张屹山、张福贵,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秉公,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靖继鹏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主持。
姜治莹以《守正创新担使命 踔厉奋发书华章》为题讲话。姜治莹指出,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既是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的实际行动,也是学校全力推进“文科振兴计划”的重要举措。希望全校上下以坚定的使命担当和务实的积极作为,为吉大文科书写新的辉煌篇章,提供强大的助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姜治莹强调,振兴吉大文科,全校上下必须充满信心、坚定前行。我们的信心和动力来源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来源于吉大文科的扎实根基,来源于学校近期的各项突破。吉大文科有历史、有传承、有先生、有学科、有平台、有学问、有成果,始终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必须倍加珍惜、倍受鼓舞、倍感压力、倍添动力,在“巨人的肩膀”上,接续奋进、砥砺前行。
姜治莹强调,振兴吉大文科,全校上下必须目标明确、目标坚定。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我为主、融通中外,更好地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要始终聚焦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聚焦党和政府决策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不断推出有思想含量、理论分量、话语质量的资政成果,充分彰显“国家队”的使命担当。要始终立足吉大特色和优势学科,心怀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找准吉大文科的特色、潜能、优势,抢抓新机遇、抢占制高点,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
姜治莹强调,振兴吉大文科,全校上下必须遵循规律、尊重人才。要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高端人才引育,让吉大成为高层次文科人才的向往之地、首选之地。要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健全人才发展体系,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文化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尊重学术成果,进一步推进评价体系改革,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更加彰显中国特色,更加注重师德师风,更加体现学科特点,更加突出服务社会,更加强调同行评价。
姜治莹强调,振兴吉大文科,全校上下必须敢于创新、敢于担当。要创新教学模式,担当育人之责。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加强科研反哺教学。要创新平台建设,担当辅政之责,要紧盯国家需要、拓展研究对象;要数据科学赋能、创新研究方法;要注重平台引领、发挥研究优势。要创新管理机制,担当统筹之责。社科院要坚持问题意识导引与顶层设计牵引相结合,有规划地实施招标式、订单式科研,有组织地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起点顶层谋划、高水平集智攻关、高效率资源整合。要压实主体责任,相关学院、相关部门要全力推动任务落地落实。要加强考核监督,将实施进度和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学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分配校内资源的重要依据,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标准,明确政策导向、强化过程监督。
刘立新希望吉林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希望吉林大学切实加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积极创造有益的经验,努力造就名师大家和学科领军人才。希望吉林大学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组建跨学科研究与合作平台,多形式、全方位参与到吉林省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当中,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决策,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资源和智力支持,助力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吉林省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谭方正表示,长期以来,吉林大学心怀国之大者,响应时代号召,扎根东北、面向全国,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繁荣发展中国学术作出了突出贡献。未来发展,一是要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更加自觉地把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为主要学术任务,在总结中国经验,发展中国理论,打造吉大学派方面作出新贡献。二是要适应形势,增强危机感,吉大文科要有组建东北学术联军的勇气和魄力,着眼国家急需领域、学术前沿领域、战略综合领域开展跨学校协同攻关和跨学科交叉融合。三是要巩固优势,增强存在感,以优势学科和杰出人物刷存在,将大平台建设好,打造成为学校的核心学术竞争力和金字招牌。四是要深化改革,增强获得感,进一步强化质量和共性的评价导向,进一步健全同行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注重理论创新的贡献度,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度,推动科研方法创新的引领度。
“在吉大有这样一众年届八旬的先生,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年轻时孜孜不倦,勇担重任,至今仍然笔耕不辍,驰而不息”。当主持人宣布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中树、林沄、车文博、陈秉公、靖继鹏颁奖词时,大会迎来了温馨感人时刻,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姜治莹向终身成就奖获奖代表颁发了荣誉奖杯和证书,一个个沉甸甸的奖杯诠释着“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承载着“钻一行精一行”的磅礴力量。荣誉奖杯和证书是由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郭春芳教授团队设计,以旗帜红、吉大蓝、成果金为主色调,象征着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蒸蒸日上。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主持会议)
信仰之光,点亮奋进征程;时代之潮,展现蓬勃气象。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吉林大学“十三五”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成果回顾专题片《繁荣之路》。姜治莹、刘立新共同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揭牌。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郑伟涛宣读《关于成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的决定》,为学校人文社科单位主要负责人颁发“十四五”期间科研工作任务书,并颁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立项书。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立东解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会上,蔡立东宣读《关于吉林大学“十三五”哲学社会科学的表彰决定》。校党委常委和嘉宾为获得优秀单位、先进单位、先进管理服务工作者、青年标兵、先进个人和卓越贡献奖获得者代表颁奖。
孙正聿代表卓越贡献奖获得者接受采访,他分享了自己40多年的科研教学生涯体会:有理讲理,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他说,科学研究要用心于真,即真诚、真实、真切、真理。真诚是抑制不住的渴望,真实是滴水穿石的积累,真切是举重若轻的洞见,真理是剥茧抽丝的论证。他希望文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做到三个积累,即“文献积累,得道于心;思想积累,发明于心;生活积累,活化于心”。争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为祖国和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获奖单位代表、考古学院院长赵宾福,卓越贡献奖代表、行政学院教授周光辉,先进个人代表、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青年标兵代表、商学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隋建利,女教师代表、政策与法规办公室主任任喜荣先后发言。他们表示,要在总结成绩和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方向和任务举措,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全力推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吉大智慧和力量。
学校党委常委,匡亚明学者,学校党政职能部门、直属管理机构、群团组织、派出机构、直属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哲学社会科学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负责人,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部分教学科研单位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