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文武 摄/记者 方卫东 徐立华】5月18日上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云”聚吉林大学,线上参加吉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五周年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战略科学家、“时代楷模”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五年来,在吉林大学乃至社会各界形成了广泛的“黄大年热”。发布会上,媒体记者倾听各个发言人的介绍,对吉林大学“弘扬黄大年精神,传承黄大年事业”取得的成绩表示钦佩。
五年来,在黄大年精神的发源地——吉林大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深地浸入了吉大人的脑海和心田,成为吉大人成长路上的航标灯塔和奋进前行的不竭动力;黄大年老师未竟的事业已经在吉大人手中继承发扬、接续奋斗;黄大年精神已经融入吉大人的精神血脉、贯穿于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成为新时代吉大精神的标识,历久弥新。
五年来,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宣讲报告300余场,受众逾百万人次;位于地质宫的黄大年纪念馆已经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思政教育和科学家精神的宣传阵地和红色名片,黄大年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
五年来,黄大年生前所在的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科研团队已经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核心成员中1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等。
五年来,团队提出了“研、严、妍”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如何把N个培养成1+N个人才”的红专融合创新能力培养理念;坚持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做到“如盐入水,静水深流”,实施全程育人与创新培养的理念;为适应“新工科”发展需要,提出了“实验、实习一体化”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实施“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虚拟实体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创建了“立德树人引领、理工交叉融合培养、解决地质问题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全新人才培养体系。
五年来,团队在移动平台及探测技术领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项目通过专家结题评审;研发的旋转加速度计式重力梯度仪,在国内首次飞行试验成功;在深部探测与能源勘查领域,在东北地区组织实施的15000余公里综合地球物理剖面信息采集和综合研究,创立了油气资源多元勘探理论和盆地边缘域油气资源探查方法技术,发现了新的油气资源;在新能源研究领域,大力开展深部地热能的勘探和开发利用,建立干热岩地热资源区域勘查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由“点面结合”的区域地热探测技术评价方法;在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领域,开展了嫦娥系列月球轨道遥感探测和着陆器探月雷达等数据处理解释,构建了月壤和岩石结构模型,反演月表结构和成分,提出了新的月表亮温制图方法和月表微波热异常成因等新认识。
时至今日,团队按照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的要求,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新闻发布会上,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带头人、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原院长刘财教授,介绍五年来该团队学习和弘扬黄大年精神、不断加强团队建设的有关情况;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曾昭发教授,介绍五年来该学院传承和发展黄大年同志事业,聚焦国家和吉林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的有关情况;黄大年纪念馆副馆长、黄大年生前助手于平教授,介绍五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宣传和弘扬黄大年精神的有关情况;预科教育学院院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高淑贞研究员,介绍学校不断开展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有关情况;“黄大年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组成员之一、吉林大学电视台副台长曲家伟同志,介绍项目组在工作中所采访、搜集到的部分黄大年同志优秀事迹;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洪明介绍了学校组织开展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五周年系列活动的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由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洪明主持。
中国日报社、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吉林日报、吉林广播电视台、城市晚报、长春日报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凤凰网、一点资讯吉林频道、中国吉林网、东亚经贸新闻等媒体记者在线上参加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