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完成,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教育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直到今天,我们关于如何认识课程思政的作用,如何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思考课程思政育人问题。
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必须把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等融合为一体,才能真正起到实效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所有课程都必须肩负起育人的职责。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出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要素,在专业课教育中让学生在提升知识的同时受到精神洗礼、实现境界提升。青年阶段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面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会有许多困惑与迷茫,因此思政课的教育职责就尤为重大,教学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引领学生学会客观地分析各类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看清主流、授业解惑。
课程思政“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要让学生在知识中增强政治认同、感受思想熏陶、提升人生境界。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将专业知识传授、精神塑造与价值理念传播有机融合,如医学课程要注重医德医风的教育,让学生首先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工学课程要让学生践行工匠精神,激发科技报国的使命感;农学类的课程要让学生首先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更是特别要强调讲政治……总之,我们要让各类课程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指引人生理想的功能,一定要防止因育人目标的不明确而导致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发生,专业教育不能只是讲专业知识,只教书不育人,甚至出现信口开河,不讲政治、把课堂当秀场,以偏概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负面作用、把教书育人合一的目标“一分为二”的错误。
树立协同育人理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学体系中所有的课程都内在包含了育人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从法律意义上规定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又具有育人的责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所有的教师都担负着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影响的责任。其实,专业课教师一直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贡献,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早就已经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是对育人本质的一种回归,应当充分肯定课程思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贡献。在高校课程体系当中,课程思政是增长知识、培养人才的最重要内容,在各类课程中体现思政教育元素,能够实现最广泛最具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应与思政课程一道,共同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好独特的育人功能,才能够达到最好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要树立协同育人和整体育人的理念,协同的目的是使整体效益超过单个要素单独作用,整体思维超过单向度思维,各要素之间进行整合和融合,形成同向效果。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内在关系,课程思政过度地“依赖”思政课程,就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错误做法,产生不好的效果。一是硬性地让专业课去对标思政课程的概念,机械地向各类课堂灌输思想政治理论术语。例如在物理课堂上直接拿着“诚信”、“友善”等内容去对标物理课程中的概念是找不到的,但是可以挖掘出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蕴含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的价值选择和思想行为。二是在课堂上仅仅是将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进行机械地叠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讲授有机融合,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科内容进行不断地挖掘与探究,引导各类课程去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提供重要的引领和定向作用。如果只是机械地叠加思政课的内容,会导致各类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难以实现,削弱专业课的思政教育作用。
润物无声地发挥作用
每一门专业课都有课程的具体内容,我们要始终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地位,重视本专业学生的成长特点与需要,遵从专业课程的教学规律,不能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内容。各类专业都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设置的,每门专业课都是在培养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通过认真学习专业课程,提升学生个人在社会上的实践认可度,才能够在社会上得到认可,成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且我们的课程思政也是根据各类专业、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去挖掘的,所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我们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同时,还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每一类课程的思政教育都有着不同的具体目标。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又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总之,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育,培养学生内在的兴趣,培养出学生的奋斗精神,才能够激发出社会实践转型的动力,这本身就是课程思政。思想教育内容要始终贯穿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断发掘隐性教学内容,让课程思政有如“润物细无声”般地发挥作用。每一门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比如在理科和工科的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只讲科学理论知识,要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在课程中要始终明确育人目标,增加有针对性的、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对科学家的经历以及个人品质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激励学生为国争光的使命感和奋斗精神。通过引入自然科学相关的故事,讲解生命的来源,让学生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在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融入对人的理解,增进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等等。在高校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的整体规划和布局,这也是课程思政当中要展现的内容。
挖掘隐形思政教育资源
每门课程的性质不一样,因此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是由课程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实现。首先,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和侧重,工科有工科的要求,理科有理科的特殊,医学等专业的要求就更加独特,再加上研究领域和内容都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肯定不同。课程思政要深入挖掘与专业课相关又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案例,将“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合到专业课当中,应注意实事求是地去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可以牵强附会、虚假创造。既可以通过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课理论之间的契合之处来实现价值引导,也可以通过缜密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创新,采用多种结合方式,比如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课上互动与课下答疑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升课堂质量。应该关注各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实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与总体性影响相结合,增强课程的生动性与感染力。高校课程思政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程中虽然方法不同,但其立场和目标是一致的,运用的思维很多都是相同的。我们应深入挖掘专业学科当中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等等内容贯穿于课堂内容之中。
努力构建思政共同体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现实中人们遇到的问题总是复杂的,会突破某一学科的界限。思政课程总有其边界和任务范围,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更多地回应时代问题的复杂性,凸显多学科协同解决问题的优势。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要加强相互交流,保持步调统一,才能推动真协同。
专业课老师应增强主体意识和自觉性、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加强课程融合的能力,努力促进教学与育人之间的融合,避免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脱离的现象。增强课程思政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两个主体之间的互通互联,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合作进行教学教研。专业课的价值引领、社会实践等环节邀请思政教师参与指导。建立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素材库,共享大学生思想成长情况、课程建设方面的资源等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共用,形成思政共同体。
作者:韩喜平,系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更多内容请关注三全育人专栏:
https://news.jlu.edu.cn/zthd1/sqy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