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人工智能学院 摄/记者 方卫东】9月28日,由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举办的吉林大学王湘浩人工智能杰出学者系列讲座首场活动在中心校区东荣大厦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作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参加会议并致辞,副校长赵宏伟主持。
张希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主要奠基者和发展推动者,早在40多年前,张钹就投身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指出,吉林大学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同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王湘浩院士就开始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为学校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于2018年5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人工智能发展的主攻方向,将设立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列入学校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实现跨学科融合创新,逐步完善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张希希望大家以系列讲座为契机,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认真学习专家学者们的先进理念,加强交流、讨论甚至争论,以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产生新的创新火花,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质性的协作和合作,为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贡献吉大的智慧和力量。
张钹以“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未来——迈向第三代人工智能”为题,就人工智能的历史,当下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阐述。他讲述了第一代人工智能——符号主义和第二代人工智能——亚符号(连接)主义的发展历程,对经济与产业的影响,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和面临的挑战。在第三代人工智能的研发方面,我国与世界各国处于同一起跑线,这是历史的机遇,我们应该与全世界一起共同发展人工智能,造福国家、造福全人类。
本次活动严格按照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由于报名人数较多,在东荣大厦会议中心二楼多功能厅进行了视频同步直播。
张钹,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2011年德国汉堡大学授予自然科学名誉博士,获2014年度CCF(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2019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张钹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等理论研究,和模式识别、知识工程和机器人等应用技术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和5部(章)专著,其科研成果荣获ICL欧洲人工智能奖等。此外,他还是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者之一,并于1990-1996年担任该实验室主任。
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数学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教师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学生参加了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