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为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促进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相互学习、交流与成长,10月27日-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吉林大学联合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承办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东荣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邓纯东,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鲁品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编辑部主任谭晓军,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韩喜平,以及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青年专家学者、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等600余人参加开幕式。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霍志刚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邓纯东在致辞中首先对吉林大学给予本届论坛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阐述了举办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的意义和作用。他表示,事实证明举办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是正确的,对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提高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师的教学水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着积极的作用。邓纯东结合我国当今时代特征和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情况,希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继续追求正确的目标。他提出,一是论坛作为促进学者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要加强、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交流,把学习推向深入。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含义,准确理解,准确宣传;二是论坛要正确认识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要关注和重视总结改革开放经验这一重要问题,即我们的改革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原则;三是论坛要为对继续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作出努力作出努力。防止马克思主义在论坛上“失声”;四是希望论坛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和教学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杨振斌在开幕式上首先代表学校,对第11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来自全国高校、社科院、党校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向潜心执著培养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全力以赴研究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家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杨振斌表示,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的举行意义重大,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专家与青年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传承、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杨振斌结合吉大“红”、“白”、“黄”三“源”色精神,阐述了吉大“双一流”建设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强调了吉林大学不仅规模强大,而且追求内涵强大。“红”是指红色精神,“白”是指白求恩精神神,“黄”是指黄大年精神。学校原创话剧《唐敖庆》《黄大年》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目前筹划的原创话剧《白求恩》,旨在弘扬白求恩的精神实质即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杨振斌对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希望与会的专家、青年学者能够继续支持和关注吉林大学的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田心铭作主旨演讲
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资深教授鲁品越作主旨演讲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韩喜平作主旨演讲
开幕式后,邓纯东、田心铭、鲁品越、韩喜平作了专家主题报告,14名青年学者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改革开放相关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研究4个论题,进行了分组讨论。此外,作为本届论坛的特色环节,《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编辑还与青年学者面对面,就论文质量、观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