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时代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特别是当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加强党的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建设,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
一、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强化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建设贯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必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强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保持其鲜明的政治底色。
坚持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毛泽东同志曾说,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我们党依靠思想政治工作为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功、改革的推进打牢了坚强的思想根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一场全党总动员、全国齐上阵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积极成效,党和国家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全国高校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全力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吉林大学相继派出543名精干医护力量奔赴湖北武汉主战场,冲锋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行动书写忠诚,让鲜红的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生动展示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领导的显著优势。高校助力抗“疫”的行动再一次启示,高校党委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就必须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极端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才能确保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权。
强化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思维的系统性与客体的系统性是一致的。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整体性、结构性、立体性、动态性、综合性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发展变化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这从根本上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方向和要求。一方面,从思想政治工作内涵讲,必须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人民至上”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另一方面,从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系讲,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格局,大育人环境。当前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一定要坚持问题意识、基层导向,抓好以院系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全系统、全层级、全方面覆盖的体系。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换言之,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核心也在于立德树人。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涵。具体而言,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背景下,要引导学生清醒把握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全面客观了解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求真务实,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吉林大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推动课程思政的供给侧改革,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格局,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方案重心下移,增加专业特色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智慧技能,强化学风、考风建设,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和工作等措施,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不断加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慕课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运用云平台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包括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所有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是否过硬,直接影响着人才的“成色”和高等教育的“底色”。吉林大学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一方面,扩大思想政治专业师资队伍规模,严格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引入优秀人才,注重加强对教师进行多渠道、各层次培训,推进教师博士化工程,搭建项目资助平台,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优秀师资队伍,同时扩大兼职辅导员、博士生讲师团、兼职团干部规模,充实心理咨询、就业辅导等师资力量,加强机关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建设等。另一方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工作覆盖面,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拔尖人才试验班中全国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制度,对学生实行两年的跟班教育和管理,搭建平台,建立评价机制。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制度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高校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高校党建制度建设的宏观设计,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建立确保正确政治方向的制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灵魂。从思想基础讲,高校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来凝聚思想共识,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从制度上履行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方向的现实使命;从实践要求讲,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复杂,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管高校意识形态制度,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从人才建设讲,要坚持和完善党管干部和人才制度,以制度化效能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体系,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全范围、全体系覆盖;从运行机制讲,要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层层落实的制度体系,确保立场坚定、方向正确。
建立内容创新的制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体系是丰富的、科学的、系统的,更是时代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又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制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内容创新、特色创新。吉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并布局在东北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红与专是吉林大学发展定位的核心遵循,一直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价值追求,坚持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教育学生、引导校风,坚持把吉大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与抓手,与党和国家同行,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努力培养出优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立民主监督的制度。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在“阳光”下运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有序、规范、合理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制度,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取决于“高校兴趣”“教授偏好”,要着眼于“时代之需”“国家之需”“学生之需”,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方向正确、内容正确、价值正确、路径正确。另一方面,要制定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评价反馈机制,形成高校内部决策制定的制度、决策执行的制度和有效监督的制度。要统筹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工作体系,构建学校、社会、家庭联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共同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消息来源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