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吉林日报 记者 李开宇】5月3日,星期五,万里无云。
见到李艳梅是在午后,她脸庞清秀,笑容甜美。提起15年的思政课教学经历,李艳梅有着太多的回忆——刚走上讲台时自己的惶恐与学生们的鼓励、教学中遇到的瓶颈与解决问题后的喜悦……而在这些美好的回忆中,最让她难忘的,是那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
2009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拔11名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担任拔尖人才试验班为期两年的“思政班主任”。为了跟踪了解这一创新形式的质量和效果,2017年,教师团队在已毕业和在校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反馈调研,作为“思政班主任”之一的李艳梅参与了这次调研。
在众多回复的信件中,一封长达2000多字的信件深深触动了李艳梅。这是2016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院的李超发来的。信件中他这样写道:“一个人的专业技能是一个向量的长度,政治思想是一个向量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这个向量再长也没有用……”李超的来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冗长的论述,只是结合自己在校期间4个学期的思政课学习经历,说出了对思政课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以及试验班思政课的成功和不足,并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思想政治课不应该仅限于思政课课堂,应该贯穿整个教育教学中”等7条建议。
李超富有价值且真诚的反馈让李艳梅既感动又欣慰,对于这样一次难得的“越洋交流”更是格外地珍惜,她第一时间写了封5000多字的回信。在信中,李艳梅旁征博引、列举实例,就理想的教育、教育的理想以及理想的教学与李超进行了深入地分享,并鼓励李超努力学习,学成后报效祖国。
一名已离开学校3年多的学生,面对一份与自己所学专业并无关系的调研反馈,做了2000多字的回复,是什么让他花费如此大的心思?
对于李超这样的举动,李艳梅一点都不觉得意外。她说,李超在校时就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学生,他对思政课能有这样的认识和思考,缘于对母校的关心、关注,和“思政班主任制度”对他的影响。
“思政班主任制度”是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校针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率先做的创新性实践,即在试验班教学中增设“思政班主任”。“思政班主任”与传统意义上普通班主任存在着本质和形式上的不同,是一种新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它将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具体化、制度化,构建了一个教书育人的新机制。“思政班主任”是思政课的教学工作组织者和承担者,指导学生拟订学期“科研计划”“讨论专题”“社会实践计划”,营造学术氛围的同时,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理论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生活、理论上的困惑。在很多学生的心中,他们是自己精神上的“领航人”。
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韩喜平参与并见证了“试验班思政班主任”制度建立、发展、探索全过程,他感慨地说:“像李超同学这样的回信,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是‘试验班思政班主任’制度实施效果的一种展示,是班主任们全身心投入、注重创新实践、不计回报默默付出的回应。”
2014年,这种教学模式获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入选项目,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思政班主任制度”是吉林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做出的大胆尝试和有益实践,是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李超这封有感受、有思考的海外来信是这一创新成果成功的最好佐证。
多年来,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获得感,是吉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共同的目标。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他们不断进取,守正出新。
针对思政课课程内容滞后、教学形式单一的现状,逐步构建出“大思政”的课程群、“一个主导课型五个辅助课型”的课型群、“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立足双主体教学理念,组织开展了“行走的课堂”“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驿站”“十九分钟讲十九大”等主题活动;加强管理,推动思政课的制度化、规范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瑛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她大力倡导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进行调研,增强体验感、获得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她的思政课,被称为“行走的思政课”,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她认为,李超和李艳梅之间关于思政课的交流探讨非常可贵,师生互动、师生能动、师生促动是共同提高思政课针对性、时效性的有效途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讲好思政课就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和基础。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用学术的语言去传递正能量,触动学生的心灵,进而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真正让学生有所收获,以至于受益终身。”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